-
起重司索與指揮人員安全職責一 起重司索與指揮起重司索是指在起重作業中對物體進行綁扎掛鉤起吊就位等作業的人員。起重指揮是指揮起重機司機完成對重物起吊和就位作業的人員。起重司索與指揮人員是起重作業整個實施.
-
壓力容器房清潔衛生制度1 壓力容器房不準存放與壓力容器操作無關的物品,壓力容器用電備品備件操作工具應放在指定的地方,擺放整齊。2 壓力容器室地平,墻壁門窗要經常保持清潔衛生。3 每班下班前,對工作場地.
-
加強特種設備安全管理與監察的規定第一章 總 則第一條 為了加強特種設備安全管理與監察工作,防止和減少事故的發生,保障職工生命和企業財產安全,促進安全生產。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第 373 號令特種設.
-
生產用氣體鋼瓶安全管理標準1 范圍本標準規定了有限責任公司生產用氣體鋼瓶的管理職能管理內容與要求檢查與考核。本標準適用于有限責任公司生產用氣體鋼瓶的管理。2 規范性引用文件氣瓶安全監察規定國家質量監督.
-
壓力容器管理法規壓力容器屬危險性大的生產設備,為了確保壓力容器安全運行,國務院頒發了鍋爐壓力容器安全監察暫行條例以下簡稱條例,質量技術監督局頒發了壓力容器安全技術監察規程。條例和容規都是強制執行的壓力.
-
液化氣站安全生產制度1泵房應符合防火防爆防雷防靜電的規定要求。2嚴禁煙火,不得帶入火種,不得存放易燃易爆物。可以存放少量潤滑油,但不得存放汽油煤油等。3進入泵房人員著裝應符合安全規定。4泵房內外應放置.
-
特種設備安全管理規定一 總 則第一條 為了確保特種設備的安全使用,保障人身和財產安全,制定本辦法。第二條 特種設備是指由國務院認定的,因設備本身和外在因素的影響容易發生事故,并且一旦發生事故會造成人身.
-
壓力管道管理人員的職責壓力管道必須由專人管理,并履行下列職責:1貫徹執行國家有關壓力管道的標準法規制度;2建立健全壓力管道的技術檔案,辦理壓力管道的使用證;3編制壓力管道安全管理的規章制度;4參與壓力.
-
特種設備安全技術檔案管理制度特種設備安全技術檔案管理工作為設備管理提供資料,技術信息和考核的依據,是管好設備和基礎工作,必須認真做好。1有專人負責特種設備安全技術檔案管理工作。2特種設備要有安全技術檔.
-
報廢液氯鋼瓶處理制度1在液氯鋼瓶所有檢驗項目中,其中檢驗出任意一項瓶體的不合格項目都應終止以后的檢驗項目。2鋼瓶檢驗員在檢驗到不合格項目時,應將檢驗數據如實填寫在檢驗記錄上,并交檢驗責任工程師判廢。3.
-
工業氣瓶安全管理規定氣瓶存儲:1氣瓶的儲存應有專人負責管理,相關人員要了解氣瓶氣體的安全知識。2氣瓶放置地點,不得靠近熱源和可燃助燃氣體氣源;距離明火 10米以外。3瓶庫有明顯的禁止煙火的安全標志,并.
-
流動式起重機一般安全守則第一條認真執行流動機械安全通則。第二條啟動前確認各部件是否完好。第三條行駛前將鉤頭用封鉤繩掛牢,吊臂放到規定的角度,支腿收好,轉臺銷牢。第四條作業前:1了解現場情況包括場地地基.
-
起重機械安全管理三方面制度起重機械的安全管理應從起重機械安全狀態操作人員的安全培訓和建立安全管理規章制度三個方面進行。1安全管理規章制度安全管理規章制度的項目包括:1司機守則和起重機械安全操作規程;2.
-
特種設備和安全防護工程安全驗收制度為保證安全方案和安全技術措施的實施和落實,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正常進行施工生產,安全驗收是安全檢查的一種基本形式,施工項目必須執行安全驗收制度。一安全技術方案驗收1項目.
-
氣瓶安全管理條例1 使用1.1 使用氣瓶時嚴禁敲擊和碰撞。1.2 瓶閥凍結時,嚴禁用火烘烤,可用溫水解凍。1.3 盛裝壓縮氣體和液化氣體的氣瓶,不許靠近熱源。1.4 盛裝易燃可燃氣體的氣瓶與明火的距離.
-
氣瓶室安全管理制度本制度規定了氣瓶室安全使用管理制度,并要求嚴格執行,認真做好壓力氣瓶的安全管理工作一氣瓶要嚴格按規定送檢,嚴禁使用超期氣瓶。二易燃氣體氣瓶與助燃氣體氣瓶不得混合放置。易燃氣體及有毒氣.
-
特種涂裝作業安全環境管理規定1 目的為加強船舶及海工 以下簡稱船舶 建造特涂作業和專用設備的安全環境管理,防止發生事故,特制定本規定。2 適用范圍本規定適用于各企業船舶建造特種涂裝作業安全環境管理。3.
-
特殊設備管理規定一嚴格執行鍋爐壓力容器起重輸配電等特種設備的規章制度,各種設備運行記錄齊全數據準確。二蒸汽鍋爐,分汽包,空氣壓縮機的風包,油水分離器,以及氧氣,乙炔瓶屬于壓力容器。三新購特種設備必須有.
-
特種作業人員的管理制度第一條:為了加強特種作業人員的安全技術培訓考核管理,確保安全生產,特制定本制度。第二條:特種作業人員包括:1 電工作業;2 金屬焊接氣割作業;3 起重作業包括電梯駕駛;4 起重設.
-
氨氣瓶安全管理規定操作人員應熟知氨的性質及應急處置辦法,并按照一下規定執行:1操作人員應戴好口罩,操作時站位合理,嚴禁瓶口對這人員,開啟時緩慢操作。2氨瓶應放置在距工作場地至少 5 米以外的地方,并且.
-
鍋爐操作人員崗位安全生產責任制一操作者必須熟悉設備的性能構造和原理,操作前,應穿戴好勞動保護用品。二生火前,應檢查各閥門水管汽管壓力表安全閥水位表排污閥等是否處在完好狀態。三鍋爐用水要經軟化處理,并保.
-
設備安全規范1鍋爐壓力容器的安裝使用檢驗修理改造和化學清洗,必須執行國務院有關鍋爐壓力容器安全監察規定和國家有關技術標準 規范;2特種設備的安裝修理檢驗,必須按照國家規定實行安全許可或認證;3生產使用.
-
起重安全管理制度一操作人員必須經過培訓,了解所操作的起重機械結構性能載重量等,經考試合格,方可獨立操作。二操作人員要做到五好是:五好:思想集中好相互聯系好機器檢查好扎緊提放好統一指揮好。三當起重電梯行.
-
設備安全生產檢修管理制度1.檢修前各單位要成立檢修指揮部,對檢修實行統一領導,統一指導,各種機具的調配,其成員明確分工,各負其責。2.停工檢修項目應做到五定,即定檢修方案定檢修人員定安全措施定檢修質量.
-
施工單位特種作業人員持證上崗制度第一條:認真執行勞動法,貫徹執行特種作業人員必須持證上崗工作的規定,同時結合本公司的實際情況,制定特種作業人員上崗持證制度。第二條:特種作業人員必須持中華人民共和國特種.
-
特種作業及特種設備作業人員管理制度1特種作業人員由人力資源部負責特種作業人員培訓前的年齡文化程度身體條件崗位需求的審核,報安全環保部備案,由安全環保部負責組織培訓考試取證。2特種作業人員在培訓取得作業.
-
塔吊司機職責一起重機的指揮人員必須經過培訓取得合格證后,方可擔任指揮。作業時操作人員密切配合。操作人員應嚴格執行指揮人員的信號,如信號不清或錯誤時,操作人員可拒絕執行。如果由于指揮失誤而造成事故,應由.
-
起重機械作業人員崗位職責1熟悉并執行起重機械有關的國家政策法規。2作業人員必須經過知識培訓,由特種設備安全監察部門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崗。做到持證操作,定期復審。3有高度責任心和職業道德。4做到懂性能懂原.
-
法定代表人總經理特種設備安全職責1總經理是公司特種設備安全的第一責任人,對公司的特種設備安全全面負責。2加強特種設備安全管理,負責建立并落實全員安全生產責任制。3嚴格執行國家有關特種設備安全的法規規章.
-
氣瓶檢查登記制度一用戶在送瓶來充裝時,應先對氣瓶進行了檢查,確認其氣瓶產權是否為本站所有或者為本站托管氣瓶,作好登記;二氣瓶充裝前,應有專人對氣瓶逐只進行充裝前的檢查,確認瓶內氣體并做好記錄。三對屬于.
-
起重設備安全管理制度起重設備安裝管理制度1起重機械安裝必須選擇持有建設行政主管部門頒發的起重機械安裝資質和安全生產許可證的單位。2安裝單位安裝前應具備的資料和手續;1安裝單位的資質證安裝人員的資格證;.
-
氣瓶充裝安全管理制度一安全教育1每位工作人員上崗都應進行安全知識教育,包括設備安全操作,消防安全知識,人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等內容。2消防安全人員應經專業的消防安全培訓,并經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機構和消防安全.
-
氨制冷壓力管道監控使用單位監控措施和安全責任依據在用工業管道定期檢驗規程和在用氨制冷壓力管道全面檢驗缺陷處理意見實施檢驗,氨制冷壓力管道被評定為監控使用的單位,必須落實以下監控措施和安全責任,確保壓力.
-
司爐工安全職責1嚴格遵守各項規章制度,遵守勞動紀律,不擅離職守。2上班不做與崗位無關的事,精心操作,對違章指揮,違章作業應予抵制。3搞好文明生產,穿戴好防護用品。嚴禁當班喝酒和酒后上崗。4認真做好鍋爐.
-
鋼絲繩及連接裝置安全規定1選擇鋼絲繩時,作為提升用的鋼絲繩其抗拉強度不得小于 155kgmm2。2提升鋼絲繩應做定試驗,升降人員或升降人員和物料用的鋼絲繩,自懸掛時起一般每隔一年試驗一次。3各種提升裝.
-
起重設備吊車行車等安全使用規則1起吊前必須對電機設備進行認真檢查和試運轉。2操作時思想高度集中,開車前要發出音響信號,并注意觀察附近設備和人員活動情況。3禁止超負荷起吊,對所吊重物重量估計不足時,應作.
-
鍋爐工安全生產責任制一崗位責任:1負責鍋爐的操作工作。2做好安全操作,爭當四有職工標兵。3做好本職工作,按時完成領導交辦的其它任務。二崗位道德:1熟悉本職工作,誠實勤奮,對工作嚴要求細操作達要求。2愛.
-
氣瓶檔案管理定期檢驗和維護保養制度1 本單位安排專人建立氣瓶登記臺賬和檔案,對氣瓶狀況采用氣瓶動態管理系統 進行計算機管理;2進入電腦管理系統的氣瓶必須技術資料完整,氣瓶登記臺賬應做到一瓶一卡,內容應.
-
空分裝置安全運行管理規定第一條空分裝置在生產過程中有碳氫化合物在液氧中積聚的條件,發生爆炸的危險性較大,特別是石油化工企業的空分裝置周圍空氣碳氫化合物含量較高,更增加了危險性,為確何空分裝置的安全運行.
-
起重機械常規維修保養制度1起重機械常規維修保養是保障特種設備正常運行防范事故發生的重要措施;2動力隊對起重機械應定時負責常規檢查,及時消除隱患,確保特種設備的正常運行;3動力隊提出和制件設備的備件,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