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家河煤礦“3.19”頂板事故》講解了朱家河煤礦在2003年3月19日發生的一起嚴重頂板事故的詳細過程和原因分析。事故發生在12502工作面,該工作面在礦井基建時期就存在多處頂煤冒落的問題,頂部采用木垛絞架背頂處理。事故發生當天凌晨2時10分,在機尾9米處發生了頂板冒落,導致一名工人死亡。文中提到,事故發生前,工作面已初采三個循環,機尾30米處采高達2.5米,遠超正常范圍。盡管班前會強調了安全措施,但實際操作中未能嚴格執行,特別是在超高區域的支護強度不足,且沒有采取針對性的安全技術措施。直接原因是推采過程中離層的頂煤失穩,推倒支架導致冒頂;主要原因是絞架區支架穩定性差、支護強度低以及違章指揮和作業;間接原因包括工作面形成時間長、現場管理不善、隱患處理不到位、職工安全意識淡薄等。文章最后對事故進行了點評,指出如果能在初采前徹底處理隱患、嚴格審批安全措施、加強管理人員的責任心并保證支護強度達標,這起悲劇是可以避免的。
《朱家河煤礦“3.19”頂板事故》適用于煤礦開采行業,特別是從事井下采煤作業的企業和單位。該文檔為煤礦安全管理提供了一個深刻的教訓案例,對于參與煤礦設計、施工、生產管理和安全監督的人員具有重要參考價值。它提醒所有相關人員必須高度重視初采初放期間的安全管理,確保各項安全措施落實到位,防止類似事故再次發生。通過學習此案例,企業可以改進安全管理制度,提高員工的安全意識和技術水平,確保煤礦安全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