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井突水預兆》講解了煤礦突水過程主要由礦井水文地質及采掘現場條件決定。文檔歸納了兩種突水事故情況:一種是突水量小于最大排水能力,形成穩定降落漏斗需長期排水;另一種是超過最大排水能力導致礦井或局部淹沒。文中詳細介紹了突水前可能出現的一般預兆,如煤層變潮濕、滴水淋水現象、氣溫降低、出現霧氣或硫化氫氣味、聽到水聲及礦壓增大等狀況。針對工作面底板灰巖含水層突水預兆,文檔列舉了壓力增大、底板臌起、裂隙產生、滲水量增加、高壓水噴出和底爆等表現。對于松散孔隙含水層水突水預兆,則描述了突水部位變化、水中含砂、冒頂與流沙、以及頂板潰水潰沙等情況,強調這些預兆并非每次都全部顯現,需要細心觀察并認真分析判斷。
《礦井突水預兆》適用于煤礦開采行業,特別是那些位于復雜水文地質條件下的礦井。該文檔為礦井安全管理人員、一線工人和技術人員提供了識別礦井突水預兆的重要指導。通過了解和掌握這些預兆,相關人員可以在突水事故發生前采取有效的預防措施,減少災害損失,保障礦工生命安全和礦井生產活動的順利進行。此外,這份文檔也對參與礦井設計、建設和維護的工程師具有參考價值,有助于他們更好地理解礦井水害防治的重要性,并在工作中加以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