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錨桿支護巷道頂板事故控制措施》講解了錨桿支護巷道冒頂事故的原因、巷道交叉處冒頂事故的原因及防治、冒頂發生前的預兆以及巷道冒頂的處理方法。文章指出,錨桿支護巷道冒頂事故主要由地質因素和錨固力不足引起,具體包括錨桿間排距過大、材料選擇不當、系統匹配不合理及施工質量差等因素。對于巷道交叉處的冒頂事故,其常發生在開岔口時,若新設抬棚強度或穩定性不足,加之圍巖擠壓與頂部存在失聯巖塊,極易引發事故。文中還列舉了冒頂前可能出現的多種預兆,如支架斷裂聲、頂板巖石破裂聲、小碎石掉落等現象,并強調在觀察到這些預兆時應立即撤離危險區域。最后,介紹了幾種處理巷道冒頂的方法,包括錨噴法、撞楔法、木垛法、穿梁護頂法和人工假頂法,每種方法針對不同的冒頂情況提供了具體的應對策略。
《錨桿支護巷道頂板事故控制措施》適用于煤礦、金屬礦以及其他非煤礦山行業中的巷道掘進與維護作業。無論是從事礦山設計、施工管理還是安全監管的人員,都能從本文中獲取到有關如何預防和處理巷道頂板冒頂事故的知識。特別是對于那些工作在一線的技術工人和管理人員來說,掌握這些內容有助于提高他們對潛在風險的認識,在實際工作中采取有效的預防措施,確保生產過程的安全性。同時,該文也為相關科研人員提供了研究錨桿支護技術改進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