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壓機事故分析及對策》講解了氧壓機在將小型空分裝置產出的氧氣充入氣瓶過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隱患以及應對措施。文章回顧了一起發生在2000年8月的氧壓機爆炸事故,該事故造成了三級冷卻器、二三級氣缸頭、二三級氣缸及三級活塞桿全部報廢,并直接經濟損失3萬元。通過查閱技術資料發現,燃爆主要源于油脂接觸氧氣引發自燃和氣缸溫度急劇升高導致燃燒。對于油脂問題,文中指出活塞桿密封器磨損、裝配不當、修理時未清洗干凈活塞桿、配件脫脂不徹底或冷卻水帶油等都會造成危險。而氣缸溫度升高的原因則包括管道內雜物引起摩擦起火、活塞體與氣缸壁干磨、氣缸冷卻器斷水、異物落入氣缸或潤滑水中斷等情況。文章最后強調了為確保安全運行應采取的一系列預防措施,如嚴格進行脫脂處理、定期檢修更換易損件、防止鐵銹進入氣缸、調整零件中心偏差并合理安排維修計劃。
《氧壓機事故分析及對策》適用于涉及氧壓機操作和維護的相關企業和人員,特別是那些使用小型空分裝置并需將產出氧氣充入氣瓶的企業。這包括但不限于化工、醫療氣體生產等行業領域內的技術人員、維修人員及管理人員。這些人員需要了解如何正確地操作和維護氧壓機以避免潛在的安全隱患,同時掌握在遇到類似問題時應采取的有效預防和解決方法,從而保障設備正常運轉和員工的生命財產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