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讓大同煤田變油田》講解了中國科學院近期啟動的“煤變油”科技創新工程,旨在通過煤炭液化技術將煤炭轉化為汽油和柴油。文章指出我國石油需求增長迅速而原油產量增幅有限,石油進口量逐年增加,依靠進口填補缺口存在現實困難。為解決這一問題,中科院研究出降低煤變油成本的方法,使得該技術可滿足大規模油品生產的需求,預計可以實現國內油品的基本自給。文中提到,南非在煤變油技術方面已經十分成熟且成本低于國際油價,但技術保密嚴格。經過近二十年的研究,中科院掌握了這項技術,并計劃建設萬噸級實驗廠,以及在2005年至2008年間建成百萬噸級煤基合成油多聯產商業裝置,最終形成以合成油品為主導產品的綜合潔凈煤產業基地,初步選址定于大同附近,這將使當地煤田成為新的“油田”,為緩解我國石油供需矛盾提供了一種可行方案。
《中科院:讓大同煤田變油田》適用于能源領域尤其是煤炭及石油行業的相關從業者、研究人員和技術開發人員。對于政府能源管理部門而言,該文有助于了解國家在應對石油短缺方面的戰略措施和技術進展;對從事煤炭開采、加工的企業來說,這是探索煤炭深加工與高效利用的新方向;對于石油消費企業,它提供了未來可能的替代能源來源信息;同時,也為高校和科研機構中關注新能源發展的學者提供了重要的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