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理安全管理—給藥規范》講解了護理人員在給藥前需執行的“三讀”“五對”原則,以及如何向患者說明用藥的目的、原因、過程及注意事項,以提升患者的用藥正確性和安全性。三讀內容包括:拿起藥瓶看標簽、取藥前看標簽、放回藥柜前再看標簽。五對內容包括:確認藥物的劑量、名稱、患者身份、給藥途徑和用藥時間。給藥原則強調給藥人員必須是已注冊且經過授權的護士,實習生、助理護士和進修生需在帶教老師指導下操作。給藥時只能發放院內藥房提供的藥品,禁止發放標識不清或過期藥品,也不允許發放病人自帶藥品,除非有醫囑。特殊藥物和血管活性藥物的使用需詳細了解其性能、注意事項,并準備好監測儀器?;熕幬锏氖褂眯鑷栏褡袷胤雷o原則。給藥途徑包括口服、腸內、腸外、舌下、吸入、皮內、粘膜、注射、氣管內、竇腔、管腔、瘺腔,但心內、硬膜外、腹膜、動脈內、心房、關節腔等途徑由醫生執行。給藥時間需在醫囑規定時間內執行,護士需按時簽名,并根據病情需要及時調整給藥時間。給藥前需準備手部衛生、物品、藥物,并核對醫囑及給藥執行單,確認患者身份、體重和藥物過敏記錄,確保“五對”原則。給藥過程中需熟悉藥物使用方法、副作用及給藥措施,注意無菌原則,向患者解釋用藥目的及注意事項。
《護理安全管理—給藥規范》適用于醫院護理人員,特別是負責給藥操作的注冊護士、實習生、助理護士和進修生。該規范為護理人員提供了詳細的給藥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項,有助于提高護理質量,保障患者用藥安全,減少醫療差錯。同時,該規范也適用于醫院藥房管理人員和臨床醫生,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和配合護理人員的給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