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氧崗位安全操作規程》講解了制氧生產過程中的一系列安全規范和操作要求。該規程強調了進入特定區域的防護措施,例如嚴禁穿帶鐵釘鞋和化纖衣物,禁止在生產現場堆放易燃、易爆物品,并且禁止向室內排放氧、氮等氣體。對于液氧排放時的操作進行了嚴格規定,必須先到現場巡視,遇有動火情況,立即停止排放。規程中還提到,在氧氣富集區進行檢修及操作時,應使用銅制或木制工具,不得使用鐵制工具,以避免產生火花。此外,針對氮氣、氬氣富集區,進入時應戴好氧氣呼吸器,并設專人監護。如果發生氮氣、氬氣泄漏,并經測定含氧量低于18%時,應立即撤離。對于進入含氧量低的容器、冷箱作業前,必須用空氣置換,確保氧濃度大于18%以上才可進入。規程也對進入VPSA廠房點檢時的氧氣濃度檢測、低溫設備的防護措施、閥門操作方式、裸冷查漏時的個人防護、扒填珠光砂作業的安全注意事項、與氧接觸工器具的油脂禁沾染、設備啟動前的確認工作、回轉設備運轉前的盤車要求、壓縮機等設備的壓力運行限制、泄漏情況下的處理措施、跨越運行中設備設施的禁止行為以及DCS設定值更改和報警處理等方面做了詳細說明。
《制氧崗位安全操作規程》適用于制氧崗位的操作人員、維修人員及相關管理人員。這些人員在日常工作中直接接觸制氧設備和工藝流程,需要嚴格按照規程中的各項要求執行任務,以確保自身安全和設備正常運行。此規程也適用于制氧企業的安全管理團隊,他們負責監督規程的執行情況,保障整個制氧生產過程的安全穩定。同時,對于參與制氧項目的新員工培訓也非常適用,有助于新員工快速了解并掌握制氧崗位的安全操作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