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井通風圖紙繪制與報送管理制度》講解了礦井通風系統圖紙的總體要求及三種具體圖樣的繪制規范和標注內容。該制度規定,通風系統圖必須基于采掘工程平面圖進行繪制,確保布局合理、整潔美觀,并準確反映井下實際情況。對于不同類型的巷道,如進風巷采用血紅色表示,回風巷則使用藍色標識,同時在圖上詳細標明各要素的具體參數,例如主扇型號、電機功率等。此外,對礦井通風系統平面圖、立體示意圖和網絡圖分別提出了細致的繪制標準。平面圖需在特定比例尺的地圖上繪制,涵蓋主扇參數、風流方向、風量等多項標注;立體示意圖通過坐標系和線型選擇來體現空間關系,強調層位的表達;網絡圖則注重簡化風路結構,避免交叉混亂,以圓形或橢圓形展示整個通風網絡。所有圖紙均需按時更新并上報相關部門。
《礦井通風圖紙繪制與報送管理制度》適用于煤礦企業內部負責通風管理的技術人員、工程師以及相關管理人員。該制度為這些人員提供了詳細的指導方針,確保他們能夠按照統一的標準和要求準確無誤地繪制礦井通風圖紙,從而保障礦井通風系統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通過對圖紙的定期更新和報送,有助于上級管理部門及時掌握礦井通風狀況,為安全生產決策提供可靠依據。這不僅適用于新建礦井的設計階段,也適用于現有礦井的日常管理和維護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