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健康監督檢查制度》講解了職業衛生安全檢查的主要任務、依據、內容和形式,強調了檢查的重要性和具體實施方法。主要任務包括危害識別、查找不安全因素和行為、提出消除或控制不安全因素的方法和糾正不安全行為的措施,增強職工的職業衛生安全意識,杜絕違章指揮、違章作業現象,及時消除職業衛生事故隱患,確保員工身心健康和安全。檢查依據為國家有關職業衛生的法律、法規、規章、標準及政府、上級部門和本單位有關職業衛生安全的規定、制度。檢查內容涵蓋管理檢查和現場檢查兩部分,管理檢查主要涉及領導對職業衛生安全工作的認識、職業衛生安全責任制的落實情況、員工的職業衛生安全教育等;現場檢查則關注作業場所的工作條件、安全生產責任制的落實、員工執行職業衛生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的情況等。檢查形式分為外部檢查和內部檢查,內部檢查包括綜合性檢查、日常檢查和專項檢查。檢查人員的職責包括制止違章行為、檢查隱患及防范措施、監督管理制度的落實等。單位檢查人員具有發出隱患通知單、限期處理、對違章人員進行懲處、責令停工整頓等權限。職業衛生安全檢查應依據充分、內容具體,必要時編制安全檢查表,科學規范地開展檢查活動。檢查過程中應認真填寫檢查記錄,做好檢查總結,報主管部門。被檢部門應立即落實整改,對暫時不能整改的項目采取有效防范措施,并納入計劃。對隱患和問題的整改情況應進行復查,跟蹤督促落實,形成閉環管理。對未按要求開展檢查的部門及車間,將予以通報曝光,并與經濟責任制考核掛鉤。對于非本單位原因造成的職業衛生事故隱患,應采取必要安全措施,并向有關部門書面報告。
《職業健康監督檢查制度》適用于各類企事業單位,特別是涉及職業衛生安全風險較高的行業,如化工、建筑、制造業等。該制度旨在幫助企業和單位建立和完善職業衛生安全檢查機制,提高員工的職業衛生安全意識,預防和減少職業衛生事故,保障員工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通過明確檢查的內容、形式和職責,該制度為企業的職業衛生安全管理提供了具體指導,有助于提升整體安全管理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