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巖巷掘進工作面防止頂板事故管理制度》講解了針對不同巖石條件下采取不同的支護措施,以確保施工安全。在巖石整體性良好、強度中等以上的環境中,采用打原木戴帽的方式進行臨時支護;而在軟巖或巖石破碎的情況下,則使用噴3050毫米厚的混凝土進行支護。制度強調,在進行任何臨時支護操作之前,班組長必須執行敲幫問頂的安全檢查程序,至少需要兩名工作人員在現場協同作業,并指定專人負責觀察頂板狀況,確保清除所有潛在危險后再行施工。施工過程中要求密切監視頂幫狀態,一旦發現隱患立即處理。對于存在偽頂或離層的情況,需先清理活矸找到直接頂后才能繼續支護,且嚴禁空頂作業。質量副經理每旬需對錨網支護巷道中的錨桿實施拉拔實驗,井下錨固力測試時也須配套相應的安全保障措施。當遇到斷層、破碎帶等地質變化區域,技術部門應及時提供地質預報,以便施工隊伍根據實際情況調整作業方案。此外,針對巖石破碎區域,規定禁止放大炮并縮短控頂距離,同時減小錨桿間的排距。打眼角度需精準控制,裝藥量要嚴格限制,并且放炮前應仔細檢查巷道支護情況。開口放炮時,單次放炮距離不得超過1米,裝藥量也應相應減少。錨桿安裝時,不得出現穿皮現象,錨桿間排距同樣不可超標。若巖石較為松軟,放炮后要及時進行初噴,以封閉巖石表面,避免風化脫落。
《巖巷掘進工作面防止頂板事故管理制度》適用于煤礦及其他非煤礦山企業的巖巷掘進工作面安全管理。該制度特別適合那些地質條件復雜多變,尤其是存在軟巖、破碎巖層或者穿越斷層、褶曲地帶等特殊地質構造的工作環境。無論是新建設的礦山項目還是正在運營的礦井,只要涉及巖巷掘進作業,都應遵循本制度規定的預防頂板事故的具體措施和技術要求,以確保作業人員的生命安全和生產活動的順利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