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危險源監控及隱患整改制度》講解了安全生產的重大方針和具體措施,確保職工安全與健康并保障生產任務順利完成。該制度強調各級安全生產責任人及相關機構必須對存在的重大危險源進行有效監控,并及時對重大隱患進行整改,不僅預防事故的發生,還能在事故發生時將危害降至最低。文中列舉了露天采礦中的多種潛在危險因素如坍塌、滑坡、滾石等,并指出為實現對這些危險源的有效監控,分廠每月需檢查兩次,工段(班組)每周一次,同時在崗職工要做好日常檢查工作。對于檢查出的隱患,應評價分析其危險因素、原因、機制以及發生概率和后果,并記錄在案。根據危險程度,將危險源分為三級管理:A級由公司、分廠、工段(班組)三級控制;B級由分廠、工段(班組)二級控制;C級由工段(班組)控制。針對每一重大危險源,都應建立嚴格的安全管理制度,通過技術與組織措施進行監控管理。各級安全生產責任人和機構要加強對重大危險源監控的領導,把其作為安全檢查的重要目標,共同管理和控制。對重大危險源隱患要及時上報相關部門評價確認,制定整改方案。發現安全隱患后,應及時下發“隱患整改通知書”,督促整改并復查驗收。一般性事故隱患限期排除,而重大事故隱患則可能需要作出停產停業等決定,由公司分管領導會同分廠領導制定整改方案。特重大事故隱患還需采取疏散人員、加強警戒等措施,并由多部門共同研討制定整改方案。危險源監控和隱患整改要有詳細記錄存檔上報。此外,制度還強調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是重大危險源控制的重要組成部分,要求定期檢驗評估預案程序有效性,進行演練并適時修訂。
《重大危險源監控及隱患整改制度》適用于所有涉及重大危險源的企業和單位,特別是那些存在高風險作業環境的行業,如礦山開采、石油化工、建筑施工等。它為這些企業提供了系統的指導方針,幫助他們識別、評估和控制潛在的安全風險。無論是企業的高層管理者還是基層操作人員,都能從這一制度中找到具體的行動指南,以確保在日常工作中能夠遵循科學有效的安全管理流程,從而最大限度地減少安全事故的發生,保護員工的生命財產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