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體分析法預測預報典型易燃褐煤自然發火》講解了褐煤自然發火的預測預報方法,特別是針對低變質程度的褐煤。文章指出,褐煤因其較低的變質程度,具有較高的自然發火危險。作者通過對龍口北皂礦和平莊六家礦等礦井的研究,總結了氣體分析法在預測預報褐煤自然發火中的應用經驗。文中詳細介紹了幾種主要的標志氣體,包括CO、C2H4、C2H2以及C2H4/C2H6比率。CO作為傳統的標志氣體,雖然廣泛使用,但在褐煤中其預測效果有限,因為CO的檢測溫度范圍過寬,容易受到現場條件的影響。C2H4則在煤氧化過程中產生,其出現意味著煤溫已超過臨界溫度(80-120℃),是煤氧化進入加速階段的標志。C2H2出現的時間更晚,臨界溫度更高(150-190℃),是煤自燃進入燃燒階段的標志。C2H4/C2H6比率則可以提供更多的信息,幫助更準確地判斷自然發火的態勢。
《氣體分析法預測預報典型易燃褐煤自然發火》適用于煤礦行業的安全管理人員、技術人員以及相關科研人員。該文為這些人員提供了科學的理論依據和實踐經驗,幫助他們在日常工作中更好地預測和預防褐煤自然發火,提高煤礦的安全管理水平。此外,該文還適用于煤炭生產和研究機構,為他們在研究和開發新的預測預報技術時提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