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帶運輸區井下文明生產責任區域管理辦法》講解了為提升礦井文明生產及質量標準化水平,創造安全、規范、整潔的工作環境所制定的具體管理辦法。該辦法詳細劃分了各個責任區,明確了不同班組的負責范圍。例如,8點班負責-230膠帶大巷一臺至二臺皮帶機頭區域;清理消塵組負責二臺皮帶機巷及其聯絡巷等;李樹龍班負責-200膠帶巷和205尾巷;于連和班負責一采區膠帶上山與煤倉上口;王慶利班負責一采區其他特定巷道;王志軍班負責大巷變電所及機電設備管理;井下三班負責裝載站;武貴禮班負責本區內的各類設施維護。同時規定各責任區內需達到的具體標準,包括材料設備分類擺放、巷道清潔無雜物、管線整齊無積塵、機電設備衛生良好且運行正常、定期進行消塵作業等內容。在責任區管理方面,成立文明生產領導小組和工作小組,建立評分機制并作為評優依據,要求及時處理或上報安全隱患,合理堆放備用材料設備并及時清理替換下來的物資。考核獎罰措施依據宣礦字200720號文執行。
《皮帶運輸區井下文明生產責任區域管理辦法》適用于煤礦行業中的皮帶運輸區,尤其針對井下作業環境下的文明生產和安全管理。該辦法適用于所有參與井下皮帶運輸及相關輔助工作的人員,如崗位工人、班組長以及相關管理人員。通過明確各崗位職責、細化文明生產標準、強化責任區管理和實施有效的考核獎罰制度,確保每一位員工都能在各自的責任區內履行好文明生產的義務,共同營造一個安全、有序、高效的工作環境,有助于提高整個礦區的安全管理水平和生產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