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礦雜散電流管理制度》講解了煤礦雜散電流管理的具體措施和要求,旨在加強煤礦雜散電流管理工作并防范事故發生。制度依據煤礦安全生產標準化基本要求及評分方法(試行)機電專業“管理制度”制定,強調使用漏電保護裝置的重要性,并嚴禁甩掉不用,規定對所有架空線、拉線及絕緣瓷瓶進行定期清潔以提高絕緣性能,從而盡量減小雜散電流。制度指出要加強對電纜的維護管理,禁止用鐵絲懸掛電纜,尤其在掘進工作面必須按規定懸掛電纜并保持其完好。為確保井下運輸大巷鋼軌連接良好,需設專人檢查軌道接縫處的電阻值及整條運輸線鋼軌的電阻值不超過規定值。對于與大巷架空線無聯系的各區域軌道,至少設置兩個絕緣點,且絕緣點之間的距離大于一列車長度,并有專人定期檢查以確保絕緣良好。井下各處接地電阻檢測須按規定定期進行并詳細記錄,確保符合煤礦安全規程規定。存放雷管、炸藥的地點附近不得存在電氣設備及接地裝置,防止雜散電流引發雷管爆炸。此外,可能產生靜電的設備、器材應進行接地處理,及時釋放靜電避免聚集。爆破工需要掌握雜散電流的分布規律并警惕其危害。同時做好設備日常運行維護,杜絕設備帶故障運行。
《煤礦雜散電流管理制度》適用于煤礦企業,特別是從事煤礦開采、運輸及相關機電設備管理的工作人員。該制度有助于指導煤礦企業在生產過程中有效管理和控制雜散電流,減少因雜散電流引發的安全事故風險。適用于煤礦安全管理負責人、機電工程師、現場操作人員等,這些人員通過遵循本制度中的具體要求和措施,可以更好地保障煤礦生產的電氣安全,確保煤礦作業環境的安全穩定。這一制度同樣適用于煤礦安全監管部門,在監督煤礦企業落實相關安全措施時提供明確的標準和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