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標志管理產品現場評審規范》講解了為健全和完善煤礦礦用產品安全標志管理制度,針對生產單位的評審工作而制定的一系列規定。該規范旨在通過對生產單位生產技術條件及質量保證體系進行評估,確保其生產的安標管理產品質量能夠持續穩定地符合國家或行業標準,并確認其生產資格。為此,生產單位需具備高素質的技術與管理人員、先進的生產設備、完善的管理制度以及可靠的檢測計量手段等。各種原始記錄是評審的重要依據,應涵蓋至少半年以上的正常生產情況,這些記錄綜合體現了生產單位的規章制度落實、人員素質和產品質量信息。評審規范基本遵循ISO9000質量保證體系的主要要素編制,考慮到不同產品的生產技術條件差異,還需針對特定產品制定實施細則,明確規定注冊資金、生產規模、專業技術人員數量、標準生產設備、工藝裝備、出廠檢驗項目等內容。此外,根據煤礦礦用產品的特點,實行否決項評審制,對主體資格、出廠檢驗等關鍵環節嚴格把控。鼓勵生產單位采用先進設備和技術,引導實施ISO9000質量保證體系,并對缺項標準分進行合理分配。
《安全標志管理產品現場評審規范》適用于煤礦礦用產品的生產企業,特別是涉及安全標志管理產品的廠家。它不僅適用于已經獲得安全生產許可證的企業,也適用于正在申請此類許可的新建企業。此規范覆蓋了從設計開發到成品出廠的整個生產流程,確保企業在生產過程中始終遵循高標準的質量管理體系。具體而言,它為企業的技術力量配備、生產場所合規性、生產工藝流程控制、采購與分承包管理等方面提供了詳細的評審標準。通過嚴格執行該規范,有助于提高煤礦礦用產品的整體安全性和可靠性,保障煤礦行業的安全生產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