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制冷行業常見危化品的安全知識》講解了氨作為制冷劑及制取銨鹽和氮肥的主要成分,其在常溫常壓下為無色氣體,具有強烈刺激性氣味。極易燃,能與空氣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熱可引起燃燒爆炸,并對眼、呼吸道黏膜有強烈刺激和腐蝕作用。急性中毒會引發眼和呼吸道刺激癥狀、支氣管炎或支氣管周圍炎、肺炎等健康危害,嚴重時會導致中毒性肺水腫或反射性呼吸和心搏停止,接觸液體還可能造成凍傷。該文檔強調了操作人員必須經過專門培訓,嚴格遵守操作規程,包括密閉環境防止泄漏、提供局部排風和全面通風、遠離火種和熱源等安全措施。生產、使用氨氣的車間需設置泄漏檢測報警儀,配備防爆型通風系統和防護器具,儲罐應設安全閥、壓力表、液位計、溫度計等監測設備。同時避免與氧化劑、酸類、鹵素接觸,儲存區域應設有警示標志并做好靜電防護。運輸過程中要求車輛具備危險貨物運輸標志,安裝衛星定位裝置,未經批準不得進入限制通行區域。槽車運輸時要采用專用槽車并確保阻火器完好,防止陽光直射,瓶口朝向固定方向,堆放高度不超過防護欄板。氨管道敷設需避開熱源,采取保護措施并設置警示標志,外壁顏色、標志應符合相關標準。對于吸入、皮膚接觸、眼睛接觸等應急處置原則,文檔也進行了詳細說明,包括迅速脫離現場、沖洗受污染部位、就醫以及滅火方法如霧狀水、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砂土等,泄漏應急處理則涉及劃定警戒區、切斷泄漏源、防止擴散、構筑圍堤或挖坑收容等具體步驟。
《這種制冷行業常見危化品的安全知識》適用于制冷行業的從業人員,特別是從事氨氣生產、儲存、運輸和使用的人員。這些人員需要了解氨氣的基本特性及其潛在的危害,掌握相應的安全操作規程和應急處理措施。此文檔也可供企業安全管理負責人參考,幫助他們制定和完善企業的安全生產管理制度,確保生產過程中的各個環節都符合國家安全標準,保障員工的生命健康和企業財產安全。此外,對于政府監管部門來說,該文檔可以作為監督企業落實安全生產責任的重要依據,指導企業開展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工作,提高整個行業的安全生產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