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管監測人員操作規程》講解了礦井環境中安全監控工作的具體執行方法與維護措施。該規程描述了束管監測點的選定規則,監測點需要位于有浮煤、被壓酥的煤柱等自燃風險高發區,比如采煤工作面的關鍵巷道或回采區域以及可能存有漏風和積熱的地方還有采空區密閉內。文件還詳細介紹了管路鋪設的要求,包括路徑的選擇應盡量縮短減少拐彎防止曲線破壞;選擇行人較少且支護完好的巷道以確保管路免遭外力損毀,在必要處設置設備并保證其安設位置適配人體高度;對于已安裝的管道系統統一進行編號并檢查連接情況以保障系統的正常運行。此外針對束管的后期維護方面也提供了指南,如檢查可能出現的泄漏、堵塞等情況,并制定了相應的修復策略例如使用壓縮機進行清理維護氣密性。最后還強調了測定數據的重要處理步驟,根據實際濃度換算、描繪變化曲線,同時分析炮煙對氣體成分的影響,每月定期匯總各測點氣體變化并上報異常征兆。
《束管監測人員操作規程》適用于礦山尤其是煤礦行業中負責安全管理及檢測的相關人員和團隊。這份操作規范是他們工作中必備的知識指導手冊,它涵蓋了從監測點選址到最終數據分析報告的所有關鍵環節。不僅有助于保障地下礦井工作人員的安全和健康權益,也有利于企業提升安全生產管理水平,預防火災及其他安全隱患的發生。無論是日常操作流程的遵守,還是緊急故障時應對機制的學習都能提供詳實的信息依據,對于整個礦業領域都有重要的實踐指導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