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藥間操作規程》講解了在使用各種加藥設備處理污水過程中需要注意的關鍵步驟與安全細節。文檔闡述了開機前的詳細檢查措施以確保安全運行,涵蓋管道、閥門以及劑量泵等設備的工作狀態驗證,并指出需確保電氣設備處于良好運作狀態。對于五種不同用途的藥劑:氫氧化鈉用于調節水質PH值,通過配置濃度為20%-25%的方式,并根據工作時期控制pH范圍,以保證水體pH達標;聚合氯化鋁(PAC)作為混凝劑,在氣浮裝置及二沉中發揮凈化作用,依據10%-15%比例配藥并按20-50mg/L投加;聚丙酰胺(PAM)則以1%-2%配比充當絮凝劑用于增強固液分離效果,其投用量在5-10mg/L且必須至少攪拌一個半到兩小時使其熟化后方能應用;農用尿素和磷酸二氫銨組成營養物,當氮磷含量不足時進行補充,按C:N:P=100:5:1的比例混合使用;并且針對所有藥劑均強調要分開妥善存儲以防混淆或損壞,定期維護清理設備,保持良好的工作條件。
《加藥間操作規程》適用于果汁廢水治理工程項目中涉及到的所有工作人員以及負責管理此類設施的相關人員或行業領域內的污水處理工、水質分析師、化學工程師等。這些專業人員需要準確地按照規程進行操作,包括但不限于藥劑配制與投放的具體流程,對污水處理系統的啟動與日常運營提供有力保障的同時,確保整個過程符合環保和安全生產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