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作業安全操作規定》講解了進行焊接和切割時涉及的關鍵安全保障規則和具體操作步驟,旨在最大限度保障從事相關工作者的職業安全和健康。氧氣瓶的使用規定包含五個重點內容:確保其直立且避免強烈日光下使用,并防范油脂接觸瓶子及其部件,通過手或專業扳手而不是鐵質工具開瓶,每次留有0.1-0.2Mpa的壓力余量以及安全運輸過程中避免與可燃氣瓶等物品共置并固定好位置以防止撞擊導致的風險。關于乙炔瓶的五條使用指南要求它不受嚴重震動、保持直立位置以確保內部丙酮正常運作、注意控制瓶身溫度不過30-40度以保證儲存氣體壓力正常、嚴格檢驗減壓設備密封性、預留適量壓力后擰緊閥門以防漏氣;此外還提供了三條有關于不同工作溫度下具體應留余壓的具體值,確保瓶內殘留一定量的乙炔用于再次充填的安全檢測。對減壓器的規定涵蓋了正確連接、緩慢開關氣閥、清潔無油漬以及標識專用顏色區分用途,從而預防潛在的操作風險和損壞情況的發生,強調維護人員在不使用時也應按照相應規程處理這些設備。回火防止器的應用細節在于每個火焰噴射點都需要配備獨立設備,并規定必須處于非漏氣狀態。最后,對于焊接(割)的基本程序,《焊接作業安全操作規定》指明了操作者啟動及終止作業的標準流程,比如檢查焊炬或割炬的狀態,正確順序點火及閉火,并嚴禁長期保持連接狀態,以避免因回火造成安全事故。
《焊接作業安全操作規定》適用于機械制造、建筑施工及其他任何涉及金屬材料切割、連接行業的所有企業和從業人員。該文件特別為直接參與焊接與切割任務的現場工程師和技術工人提供明確的指導標準,不僅幫助上述職業角色理解和遵守國家安全生產法規和相關政策中的相關規定,也為公司管理層規劃安全管理培訓提供了詳細的框架基礎。通過對氧氣瓶和乙炔瓶的安全使用方法、各類輔助設備如減壓器和回火防止器的功能要求,以及執行切割或熔接活動所需的操作次序給予精確描述,此規定有效增強了整個行業中涉及到此類危險作業場景下的風險防范能力,使得相關人員在日常操作中擁有更為系統、科學且安全的行為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