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電設備缺陷管理制度》講解了為了保證客戶用電安全以及提升配電設備健康水平所必須遵循的管理流程與規范。此文件對配電線路和附屬設備在非正常狀態下進行定義,并基于嚴重程度進行了明確分類。對于危急設備缺陷,它指明一旦出現問題將立即威脅到人身或設施的安全,可能導致故障頻發或者縮短設備壽命的關鍵性問題,比如地線損壞、變壓器部件裂紋等問題。文件還列舉出重大缺陷和一般缺陷的不同情況及其影響,其中重大設備缺陷雖然不會立刻帶來危險,但會對設備性能產生持續負面影響,如絕緣瓷件受損等情況;而一般缺陷指的是短期不影響正常操作的小瑕疵。另外,《配電設備缺陷管理制度》詳細闡述了運行維護班組、檢修人員以及分公司各自的職責范圍。包括巡檢時發現問題后上報信息,提出處理建議,在停電情況下消除簡單問題等任務屬于運維班組的工作范疇;檢修人員負責根據計劃進行高效高質量修復工作并更新資料記錄;分公司承擔起整體協調組織的責任,制定停電計劃和反事故措施,針對重要和緊急狀況迅速做出決策并向更高層匯報。
《配電設備缺陷管理制度》適用于各類電力公司內部涉及到配電設施管理和維修工作的相關部門及崗位。具體來說,在日常運營中有配電網絡建設維護職能的企業都可依據此規定建立自身更完善的管理機制。這既包括大型電力生產輸送單位,也涵蓋了地方小型配電站甚至小區內的電力系統管理員工們都可以參考執行。此文檔幫助上述所有機構和個人提高應對潛在隱患的能力,保證工作人員可以快速識別并分類缺陷等級,在最短時間內解決問題,從而為社會提供優質可靠的供電服務,同時也減少了由于電氣故障可能引發的一系列安全事故的發生幾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