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氣體保護焊工安全操作規程》講解了為確保在使用混合氣體進行焊接作業時工人及其周圍環境的安全保障措施。規程強調勞動防護用品的重要性,如面罩、護套和腳套,并規定這些必須在任何焊接作業前正確穿戴完畢,同時要求只有熟悉設備的操作人員才可執行具體任務。該文本描述了焊工作業的前期準備步驟包括確認無易燃易爆物品存在于作業現場、檢查所有設備是否處于良好狀態并且連接完好等。文中還指出了正確的電閘開關操作程序:推電源閘刀應采取斜側身且一次性到位的方式啟動機器,關閉則遵循相反順序。文件詳細提及氣瓶管理規范:操作氬氣或保護性氣瓶間門需要運用特定工具且需緩動;避免將面部朝向減壓組件但需密切關注壓力表示數是否準確;禁止采用沒有合格減壓閥的氣瓶并且其配套的壓力表和調節器應當按時檢驗校正,不合格即刻更換不得繼續使用;剩余至少不小于1公斤力每平方厘米(約等于原文所述“1口”單位轉換而來)氬氣保留在用完后的氣瓶之中,并標注空瓶。規程也涉及到對于公共區域內的安全性建議設置遮擋屏以避免他人誤視有害光線并警示非直接參與者遠離危險。另外它還提醒了操作人員關注自身健康與舒適度,尤其是在高溫潮濕的工作條件下嚴禁形成電路短路隱患。此外還特別說明在焊接過程中要關注焊接質量的變化,并且一旦發現問題要及時處理,最后在收尾階段關閉氣源與電源切斷并整理工作環境。
《混合氣體保護焊工安全操作規程》適用于從事涉及混合氣體焊接工作的專業人員,例如制造業工廠里進行鋼結構加工的企業員工、船舶建造及維修行業的技術工人、金屬材料處理車間的一線生產操作人員。無論是在開放式車間還是相對密閉的空間內實施上述類型的任務,本文件都能提供指導原則幫助他們提高安全生產水平,保證操作符合行業最佳實踐和國家標準法規要求,減少職業傷害風險和事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