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危害因素管理制度》講解了職業病的危害及其分類,并深入解析了職業病危害識別的目的、方法及相關措施。《制度》描述了職業病概念、危害來源、防護設施的作用以及工程分析對建設項目的重要性,還闡述了職業病危害因素的定義和分類,按照來源分為生產工藝過程、勞動過程及生產環境中的有害因素,并按導致的職業病危害進一步細分為十類主要因子。《制度》詳細探討了職業病危害暴露的過程與性質,并提出危害識別在健康監護和職業病防控體系中的關鍵地位。同時,文件列出了職業病危害因素識別的具體目標,如明確危害種類、分布特點及強度等信息。《制度》介紹了識別分析時應遵循的原則:全面、突出重點及定量定性結合,并提出了兩種識別方法——經驗法和檢查表法。其中經驗法強調專業人員的知識和實踐積累;檢查表法則采用系統化的方式逐項評估,具備廣泛的適用性和較好的識別覆蓋率。
《職業危害因素管理制度》適用于各行業中有潛在職業病危害的企業單位、安全生產管理部門及具體實施安全健康管理和評價的從業者。它特別適合作為企業制定或修訂職業病預防制度的基礎材料,可供衛生監督機構、第三方評價機構作為技術依據使用。此外,相關工程設計單位也能參考本制度優化工藝流程和防護措施的設計工作。此文檔可幫助各類工業企業在實際生產中科學分析、有效控制可能存在的職業病危害問題,以保障員工的職業健康與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