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教室安全管理規范》講解了學校教室內各種硬件設施與管理細節,以確保校園安全、教學秩序和師生健康為首要任務。該規范從校舍建筑的面積標準到具體課桌間距要求都有詳細的說明。此外,《規范》描述了教室采光、照明以及通風的標準,如規定黑板下緣距離講臺地面的高度,并對窗戶玻璃及墻壁顏色進行了細致規劃。在消防安全方面,《規范》明確了滅火器配備位置與種類、應急疏散路線的設計等要素,并強調定期檢查與維護。另外還提及防范煤爐取暖可能引發的一氧化碳中毒等問題的對策,如安裝排氣通風設施、加強防護。針對貴重設施的安全防護措施同樣得到了強調,包括設置防盜措施和責任人制度,并對進入教室的學生實施身份許可制度以及物品攜帶限制規則。
《學校教室安全管理規范》適用于全國范圍內的中小學校及幼教機構。具體行業領域涵蓋教育管理部門、校園安全管理部門以及學校教師、工作人員。所有從事基礎教育教學工作的相關人員均需要學習并遵守這一文件的要求。同時,這份文檔也為企業供應商提供了參考依據,比如負責提供符合規范中規定的教室桌椅、滅火設備或其他安防產品的廠商也可從中受益,幫助它們生產出適配學校的合規產品。總之,其應用對象主要是為了提高整個基礎教育階段的教學環境安全保障水平的相關群體或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