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罐內余氣將扳手和堵頭打出 將臉部打傷》講解了一起在油田機械設備操作過程中發生的工傷事故及其原因分析與預防措施。該事件發生于2002年11月2日,在新J-00052號通井車執行磨鉆配合作業期間,操作手當代準備為儲水罐補水時未完全排出罐內余氣而引發了意外。事故發生時,他卸松管線準備放氣,在用扳手進一步操作時,由于罐內的殘留氣體突然釋放,導致工具被噴出并造成了臉面部受傷的后果。此事故成因在于兩方面:一是儲水罐內的污染物導致管路堵塞,進而使部分余氣無法正常排放;二是操作過程中沒有及時打開底部排污堵頭以徹底排空余氣。針對這些問題,《罐內余氣將扳手和堵頭打出 將臉部打傷》提出具體預防方案,包括明確要求開啟罐底排污堵頭進行全面排氣、周期性清洗儲水罐以及保持監測設備完好且有效,同時強調拆卸各類堵頭時人員需站在正確的安全位置。
《罐內余氣將扳手和堵頭打出 將臉部打傷》適用于油氣田開采及相關領域的工程作業人員、設備維護人員,尤其適合參與井下作業設備使用及日常管理工作的群體。它也對石油工程企業的安全管理專員具有參考價值,能幫助其改進安全管理制度和流程。通過學習文檔內容,有助于避免因殘余壓力造成類似的人身傷害問題,并促進整個行業范圍內標準化的安全實踐規范落地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