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工程合同的七個風險點》講解了從發包人資質及履約信用的嚴格審查到明確合同條款的各個方面的重要性。文中首先提出,在項目經理跟蹤項目與資格預審過程中對發包方主體資格和履約能力的深入調研可以防止不必要成本投入,避免潛在損失。同時文章還描述了對通用與專用條款相互關系的理解,并指明在未特別說明的情況下以專用條款優先的規則。對于合同工期、質量和造價約定的內容也進行了詳細闡釋,重點在于明確各類日期及其相關文件辦理流程和工程設計變更、簽證、材料差價等問題時必須有清晰規定。在資金支付上,文章建議需明確規定撥款與結算程序,并對各方管理人員職責和權限做出詳述,特別是針對多頭管理可能帶來的爭議進行規避。文章進一步解釋了總包、分包合同中的權利義務設定問題,強調各主體間責任分明,減少沖突可能。最后還提倡引入擔保制度,例如雙向支付擔保作為控制風險的重要措施。
《破解工程合同的七個風險點》適用于工程建設企業內的法務部門、合同管理員以及現場項目經理等人員閱讀參考。這些相關人員需要具備識別風險、處理工程進度款項撥付等實際操作技巧的人士學習使用,尤其是正在處理大型復雜工程項目的企業群體更加適合。此外,該內容也適合從事建筑行業的監理機構或參與施工合作談判階段的企業代表了解,以期提升他們在合同管理和風險管理方面的技能水平,從而為整個工程順利推進奠定良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