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艙爆炸事故》講解了一起發生于1978年6月23日晚上的重大安全事故及其經過、原因和教訓。在這一案例中,西江造船廠某油漆班為一艘快艇的六個燃油艙涂裝有機富鋅油漆后,未按照規定打開油艙艙口蓋進行強制通風,從而導致大量可燃性混合氣體積聚艙內無法排出。第二天上午,電焊工張東仗在前機艙內對毗鄰油艙的鋼板進行點焊時,高溫引發艙內已達到爆炸極限的可燃氣體劇烈爆燃。這起事故造成了嚴重后果,包括燃油艙被毀壞、周圍多個艙室受損、四人死亡一人重傷以及九人輕傷,同時該船只后續維修延遲達八年之久。文章剖析了事故的直接原因是電焊操作未了解現場狀況,貿然施工傳導熱至隔壁含高濃度可燃氣體的油艙;而主要原因則是涂漆后未能遵守安全規定及時通風散氣。案例還指出了兩個違章行為交織帶來的惡果,并以此警醒相關人員嚴格遵循安全生產規章制度。
《油艙爆炸事故》適用于造船廠以及其他從事焊接作業或涂裝工作的行業領域。這些地方尤其需要高度關注油艙類密閉容器及相鄰作業區域的潛在安全隱患,涉及具體人群如電工、鉗工以及相關工種的安全操作規范人員,也包括企業管理者以提升整體安全管理意識。通過該文檔,相關人員能夠學習到關于油艙爆炸的原因分析、預防措施,進一步完善工作中的各項安全流程,減少事故風險,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時確保員工人身安全和設備財產免受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