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鋼第三煉鋼廠“4.5”起重傷害事故》講解了2008年太鋼第三煉鋼廠發生的模鑄作業中導致職工重傷的安全事故,詳細描述了事故的具體經過及原因。事故起源于脫模環節吊運過程中因不規范操作和危險辨識不足造成的意外,具體涉及對角吊運方式的選擇不當導致錠模傾翻、現場員工與錠模間距過近被鋼錠毛刺劃傷致重大身體損傷的事件經過。文檔重點解析了事故直接成因與深層次管理缺陷。直接原因是由于掛耳使用不當及人員站位靠近,而主要原因在于企業內部對潛在危險因素識別不充分、安全管理體系不全面以及實際操作標準的缺失或執行不到位。此外,文中還提及脫模方法落后、環境欠佳等次要但不可忽視的影響。最后針對事故教訓提出多角度改進策略,包括工藝技術改造、深度完善崗位風險評估體系和加強全員崗位技能培訓及現場環境管理等多個方面的防范措施。
《太鋼第三煉鋼廠“4.5”起重傷害事故》適用于鋼鐵行業尤其是進行模鑄生產工序的企業安全管理部門與作業人員,同時也可供各類從事重工業生產的工廠借鑒以加強本單位起重傷害防控能力。此文檔不僅為冶金制造領域內負責模鑄、連鑄工藝的相關管理人員提供了警示信息和操作改進依據,還可擴展到涉及大型設備及高危作業的所有行業從業者參考。其具體分析可幫助這些行業的安全管理人員認知同類事故隱患,提升自身企業在類似高危場景中的風險防控意識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