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險源辨識與風險控制》講解了危險源辨識與控制的重要性及其在安全管理中的核心地位。事故是危險源不受控制造成的,安全技術和人的可靠性不足是最深層次的原因。因此,危險源辨識、評價和控制成為全員、全過程、全方位實施安全管理的重要手段。安全管理的核心在于預防和風險管理,危險源辨識是第一步,需要明確危險源的定義和分類,隨后對危險進行評價、控制和管理。危險源可能導致傷害、疾病、財產(chǎn)損失和工作環(huán)境破壞,通過辨識潛在的危害因素并系統(tǒng)制定控制措施,可以有效預防事故。危險源是職業(yè)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的核心問題,OHSMS運行的主線是風險控制,基礎是危險源辨識和風險評價。控制風險的方法包括了解事故的發(fā)生、發(fā)展和形成過程,運用能量意外釋放理論來辨識、評價和控制危險源。風險被定義為危險事件或有害暴露的可能性與隨之引發(fā)的人身傷害或健康損害嚴重性的組合。風險評價是對危險源導致的風險進行評估,并確定現(xiàn)有控制措施的充分性及風險是否可接受。危險源和隱患之間有內在聯(lián)系,但又有所不同,危險源屬自然常態(tài),隱患屬不正常狀態(tài)。危險源可能存在事故隱患,也可能不存在事故隱患,對于存在事故隱患的危險源必須及時整改。通過全員參與危險源辨識工作,可以有效減少不安全行為和不安全狀態(tài),從而降低事故概率。
《危險源辨識與風險控制》適用于所有涉及安全生產(chǎn)的企業(yè)和機構,特別是制造業(yè)、建筑業(yè)、化工行業(yè)、交通運輸業(yè)等高風險行業(yè)。該文檔旨在幫助這些行業(yè)的管理人員和員工理解危險源辨識與控制的重要性,掌握具體的操作方法,提高整體的安全管理水平,預防和減少各類安全事故的發(f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