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工不安全行為管理手冊》講解了為建立安全生產長效機制,實現長治久安并創建本質安全礦井,而全面加強對人員不安全行為的控制與管理。該手冊設定了明確的工作目標,包括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走風險預控的新路,強化安全培訓,提升各級人員的安全責任意識,以打造本質安全型礦井。奮斗目標在于杜絕不安全行為引發的人身事故,確保作業無違章、設備無缺陷、現場無隱患和管理無漏洞,達到真正意義上的本質安全。具體控制目標是消滅重傷以上人身事故,將輕傷全年控制在3人次之內,并使人員不安全行為發生率每年遞減20%。此外,《手冊》詳細描述了員工主要不安全行為的表現及其分類,涉及綜采工作面、炮采工作面等8個部分共271種可能發生的不安全行為。這些行為根據風險等級分為重大、中等、一般和低風險四類,并按是否有意識分為有意和無意兩類。對于有意做出的不安全行為,手冊解釋了其出于僥幸或麻痹心理下的明知故犯性質;對于無意做出的行為,則指出由于對規程措施不知情或辨識能力不足導致的問題。
《員工不安全行為管理手冊》適用于煤礦行業,特別是那些希望加強內部安全管理,減少工傷事故的企業。它為所有參與煤炭開采及關聯工作的員工提供了詳細的指導方針,包括一線工人、班組長以及各級管理人員。通過理解和應用此手冊中的規定和建議,企業可以有效識別和預防生產過程中的各種不安全行為,提高整體安全生產水平,確保員工生命健康權益得到充分保障。同時,該手冊也適合用于新員工入職培訓和現有員工的持續教育課程中,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各自崗位上的潛在風險點,從而采取正確的防護措施避免事故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