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空間作業安全技術及安全管理常識》講解了有限空間作業的基本概念,將其定義為封閉或部分封閉的環境,進出口狹窄,自然通風不良且易積聚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質或氧含量不足的空間。文中詳細描述了有限空間分類,包括密閉設備、地下有限空間和地上有限空間,并介紹了有限空間作業的安全技術要求。這些要求涵蓋了檢測、危害評估、通風、防護設備、呼吸防護用品以及應急救援裝備六個方面。對于檢測,文件強調了必須遵循“先檢測、后作業”的原則,確保氧氣濃度、易燃/可燃氣體濃度和一氧化碳濃度在安全范圍內。針對危害評估,生產經營單位需依據相關標準對作業環境進行評估并采取措施。通風方面提倡使用強制性持續通風措施以保持空氣流通,同時禁止使用純氧通風。文件還規定了各類防護設備的標準配置,并特別指出當存在可燃性氣體或爆炸性粉塵時,設備應符合防爆要求。此外,文件對應急救援裝備如全面罩正壓式空氣呼吸器等提出了具體配備建議。
《有限空間作業安全技術及安全管理常識》適用于從事涉及有限空間作業活動的生產經營單位及其從業人員。這包括但不限于化工、石油、冶金、建筑、市政工程等行業中需要進入密閉設備、地下管道、污水池等有限空間進行施工、檢修、清理作業的企業和個人。該文檔為這些單位提供了從基本概念到具體操作規范的一系列指導,有助于提高相關人員的安全意識和技術水平,確保有限空間作業的安全進行,減少事故風險,保障作業人員的生命健康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