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張陰燃火難撲滅》講解了2025年5月30日發生在浙江慈溪一家造紙廠的火災事故。該事件中,過火面積達上萬平方米,大火燃燒超過30個小時才被徹底撲滅。此次火災產生的紙灰甚至飄散至13公里外的慈溪城區。消防人員分析指出,火災難以迅速撲滅的主要原因是陰燃現象。文章詳細解釋了陰燃這種沒有火焰的緩慢燃燒現象,其涉及很多固體物質,特別是當這些物質堆積起來時更容易發生。陰燃是固體燃燒的一種形式,表現為無可見光的緩慢燃燒,通常會伴隨煙霧和溫度上升。對于發生陰燃的條件,內部需要可燃物受熱分解后能形成剛性結構的多孔固體物質,如柔性泡沫材料在高溫下產生的堅硬碳質;外部則需要有適合供熱強度的熱源。文中提到原紙由于其圓筒形緊密包裹的特點,使得消防用水只能撲滅外層火焰,而內層持續陰燃,極大增加了撲救難度。
《紙張陰燃火難撲滅》適用于造紙行業以及相關消防安全管理領域。此內容有助于造紙企業提高對陰燃現象的認識,加強火災預防措施,特別是在儲存和處理易燃材料時。同時,對于消防部門來說,了解此類火災的特點能夠幫助制定更有效的應對策略,確保在類似事故發生時可以更快、更有效地進行撲救,減少損失并保障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