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防火知識保護生命安全》講解了森林火災的危害、分類、起火原因以及撲救措施。文章指出,森林火災不僅燒毀成片的森林和傷害林內動物,還降低森林更新能力,引起土壤貧瘠,破壞水源涵養作用,導致生態環境失衡。盡管科學不斷進步,但在制服森林火災方面進展有限。根據燃燒部位、蔓延速度等特征,森林火災分為地表火、樹冠火和地下火三類;以受害面積大小為標準,又分為森林火警、一般森林火災、重大森林火災和特大森林火災四類。森林火災的起因主要分為人為火和自然火兩大類,其中人為火源如生產性用火、非生產性用火及故意縱火是主要原因,特別是吸煙、燒荒和上墳燒紙引起的火災占比較高,而自然火如雷電火、自燃僅占1%左右。影響火災的主要因素有溫度、濕度和單位可燃物載量。在撲救森林火災時,需要強化安全措施,包括選派有經驗的指揮員、組織臨時撲火人員、明確紀律與安全事項、檢查撲火用品、加強火情偵察、合理選擇撲火路線和正確使用撲火機具。同時,提供了多種脫險自救方法,如退入安全區、按規范點火自救、俯臥避險和迎風突圍等。
《森林防火知識保護生命安全》適用于林業管理部門、森林消防隊伍、護林員以及廣大民眾,尤其是生活在森林周邊地區的居民。該文檔對于提高相關人員和公眾對森林火災危害的認識,增強防火意識,掌握預防和應對森林火災的知識和技能具有重要意義。通過學習本文檔,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執行森林防火的各項規定,有效減少森林火災的發生及其造成的損失,確保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和森林資源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