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組危險源的辨識、評價和控制》講解了班組作為企業安全生產的基礎單位,在危險源管理中的重要作用。該文強調班組長需對班組工作范圍內的重點、難點及潛在風險有清晰認識,并詳細介紹了從職工上班出家門到下班回家整個過程中可能發生的危險,要求逐一進行辨識并匯集成表。文中還提到要針對可能發生的事故類型如觸電、起重傷害等進行預想,運用作業條件危險性評價法評估風險等級,制定相應對策,確保每位成員了解人、機、料、法、環各方面的潛在風險及預防措施。此外,文章指出班組長應關注成員心理和體力變化,及時發現并解決問題,合理安排工作任務以避免人為安全隱患。對于已辨識的危險源,要加強巡檢力度,及時整改,通過“四查”活動以及建立隱患整改制度,確保問題記錄詳實、處理到位。最后,為了提高班組辨識危險源的能力,文中提出強化班前班后會質量、開展事故案例教育、組織安全技術培訓、深化結對幫促活動等措施,強調持續改進辨識過程的重要性,實現動態安全管理。
《班組危險源的辨識、評價和控制》適用于煤礦及其他高危行業的一線生產班組,特別是那些存在較多物理、化學或生物性危險因素的工作環境。它為班組長和班組成員提供了一套系統的工具和方法,用于識別、評估和控制工作場所中的各種危險源。這不僅有助于減少事故發生率,保障員工生命財產安全,還能提升企業的整體安全管理水平,適用于任何重視安全生產的企業基層管理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