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壓災害及其安全風險》講解了地壓災害的形成原因、表現形式以及其對采礦活動帶來的安全風險。文章指出,地壓是巖體中固有的應力,當這種應力超出一定限度時會導致巖體變形,進而引發地壓災害。地壓災害主要表現為采場頂板大范圍跨落、陷落和冒頂、采空區大范圍跨落、巷道或采掘工作面的片幫、冒頂,以及巖體在巨大應力作用下向采空區域爆破傾瀉。文中強調,在采礦生產活動中,最常發生的地壓災害為冒頂片幫,主要是由于巖石不夠穩定,在強大地壓作用下破壞引起。大部分事故由局部冒落及浮石造成,而大片冒落及片幫相對較少。引發片幫冒頂事故的原因包括采礦方法不合理、頂板管理不善、設計缺乏有效支護、檢查疏忽、穿越地質構造區域等地質因素的影響。影響冒頂片幫事故的地質因素有巖性、風化作用、地下水、軟弱結構面和巖體結構類型等。地壓災害的安全風險主要包括人員傷害如砸傷或埋沒,以及財產損失如設施設備損壞、作業面破壞。
《地壓災害及其安全風險》適用于礦山開采及相關行業領域,特別是從事地下礦產資源開采的企業和個人。該文檔為這些企業和個人提供了關于地壓災害成因、表現形式及預防措施的專業指導,幫助他們了解如何評估和減少地壓災害帶來的安全風險,從而保障人員生命安全和企業財產安全。同時,對于負責礦區安全管理、工程設計和技術監督的工作人員來說,此文檔也是一份重要的參考資料,有助于他們在日常工作中采取更有效的防范措施,提高安全生產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