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筋工程危險、有害因素辨識》講解了鋼筋混凝土結構中鋼筋的重要地位,以及在施工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危險和有害因素。文章指出梁、板、柱的整體結構一體性依賴于鋼筋相互穿過及有效的拉結錨固,但不合理穿插排列、主筋位置不準確、錨固長度不足或搭接錯誤等問題可能導致工程質量隱患。文中重點描述了六個方面的風險:高處墜落,包括站在鋼筋骨架上施工、缺乏腳手架或防護欄桿等;物體打擊,如工具隨意放置、起吊鋼筋不規范;機械傷害,涉及卷揚機、鋼筋加工機械操作不當;觸電,提到電動機械漏電保護器缺失及與輸電線安全距離不足;坍塌,主要是腳手架上集中碼放鋼筋;其他傷害,涵蓋冷拉后鋼筋整理不當、抬運配合失誤、雪后未清理現場等。
《鋼筋工程危險、有害因素辨識》適用于建筑工程領域,特別是從事鋼筋工程施工的企業和個人。它為項目經理、安全工程師、施工人員提供了詳細的危險源識別指南,幫助他們理解并預防施工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種風險。通過對這些危險因素的認識,相關人員可以采取有效措施確保施工現場的安全,減少事故發生的可能性,保障工人的生命健康。同時,該文檔也為監管部門提供了一個評估和檢查鋼筋工程施工安全狀況的重要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