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氣焊作業危險源辨識》講解了電氣焊作業中存在的高風險因素以及為降低這些風險而制定的一系列安全技術措施。該文指出,電氣焊作業人員必須經過專業培訓并持證上崗,同時具備消防安全知識和熟練使用滅火器材的能力。文中強調,在設備運輸過程中要遵循相關安全規定,特別是氧氣瓶和乙炔瓶的裝卸與運輸需嚴格遵守防震、防火、防爆要求,如不得同油脂或易燃易爆物品同車運輸,必須輕裝輕放并綁扎牢固。工作場所的選擇至關重要,應確保在安全地點進行操作,并對周圍環境進行全面清理,包括清除易燃物品、設置滅火設施等。具體措施包括:作業前后的灑水降塵、配備足夠的滅火器和滅火沙,確保作業點附近無瓦斯積聚且濃度不超過0.5。作業時還應注意保護電纜管線和其他易燃物品,避免損壞其他設備部件。此外,焊接作業期間需保證良好的通風條件,并有專職人員全程監督,以確保作業過程的安全性。作業結束后,所有設備和工具必須升井,不得遺留在現場。特殊情況下,如在膠帶機上方或特殊設備上焊接,還需采取額外的防護措施,防止火星濺落和電弧損害設備。
《電氣焊作業危險源辨識》適用于從事電氣焊作業的企業和個人,尤其是煤礦及其他存在類似高風險作業環境的行業領域。它不僅為電氣焊作業人員提供了詳細的操作規范和安全指南,也為企業安全管理提供了重要的參考依據。無論是新入職的員工還是經驗豐富的技術人員,都應認真學習并嚴格執行文中提出的安全技術措施,以確保自身安全和企業生產的安全穩定運行。對于涉及電氣焊作業的相關單位來說,本文有助于提高其安全生產水平,減少事故發生的可能性,保障員工生命財產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