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重大危險源控制管理》講解了自1981年以來中國港口發(fā)生的多起嚴重事故,包括廣州港散糧筒倉粉塵爆炸、青島港油輪爆炸以及日照港煤碼頭火災等典型案例。這些事故造成了重大的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并且都具有共同特點——由失控的偶然事件引發(fā)火災或爆炸,甚至有毒物質泄漏。文章指出,重大危險源主要源于易燃、易爆或有毒物質的存儲與使用,其定義基于物質固有屬性及存儲量兩個因素。文中強調,我國在交通行業(yè)尤其是港口領域對重大危險源的控制工作起步較晚,但鑒于當前港口貨物吞吐量巨大且分布廣泛,建立有效的控制系統(tǒng)以預防災難性事故已成為當務之急。該文還詳細介紹了重大危險源辨識的重要性及其國際標準,如歐共體塞韋索指南所列物質及其臨界量。此外,對于港口重大危險源評價,文中提到了多種方法,例如安全檢查表、故障樹分析等,并強調了安全管理在防止事故發(fā)生中的核心作用,涵蓋安全生產管理制度、24小時監(jiān)督制度等多個方面。
《港口重大危險源控制管理》適用于港口運營企業(yè)及相關從業(yè)人員,特別是涉及煤炭、原油、成品油、液化石油氣及散糧等高風險貨物裝卸、儲存業(yè)務的企業(yè)。它為管理者提供了識別、評估和管理重大危險源的具體指導,幫助他們理解如何通過制定嚴格的安全管理制度來減少事故發(fā)生概率。同時,這份資料也適合政府監(jiān)管部門作為參考依據(jù),用以制定和完善相關政策法規(guī),確保港口作業(yè)環(huán)境的安全穩(wěn)定。此外,參與港口建設、維護以及第三方服務供應商也可從中受益,學習到針對特定危險源的有效管控措施,保障工作人員生命財產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