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時用電危險源識別與控制》講解了辦公室內私拉電線、現場缺乏專業(yè)電工等多方面關于臨時用電的潛在危險。文中詳細描述了接觸帶電導體或帶電體連通的金屬物體以及未按要求使用安全電壓和保護零線混接等具體危險情況,同時指出了外電設施設備間距離不足且防護措施不合規(guī)的問題。文檔還提及配電不符合三級配電二級保護的要求,用其他金屬絲代替熔絲等違規(guī)行為,并強調在高低壓線路下施工或堆放材料時存在的風險。此外,文中列出了電氣設備不帶電部分未做保護接零、施工現場電力系統(tǒng)違規(guī)操作、特種作業(yè)人員未經培訓上崗、維修保養(yǎng)時未切斷電源或無人監(jiān)護等情況。針對這些危險源,《臨時用電危險源識別與控制》提出要嚴格執(zhí)行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guī)范標準,編制有針對性的施工組織設計,確保用電線路架設符合三相五線制標準,并要求做到“一機一閘、一漏一箱”。文中強調必須由專業(yè)電工進行線路的接拆工作,確保漏電保護器靈敏有效,機具操作人員應按規(guī)定穿戴防護用品,建立并執(zhí)行安全教育培訓制度。針對生產中重視生產而輕視安全的現象,如法制意識淡薄、現場無電氣專業(yè)技術人員等問題,《臨時用電危險源識別與控制》提倡加強法制教育和員工安全教育,配齊專業(yè)技術人員和持證專職電工,完善管理網絡并更新用電設施。針對無管理制度和安全技術措施的情況,文件指出需建立健全臨時用電規(guī)章制度,明確職責分工,制定施工用電安全技術措施。對于檢查驗收不符合要求的現象,如不進行檢查驗收或試運行時間短等,文中建議必須嚴格驗收合格后才能試運行,并規(guī)定驗收記錄數據量化,責任人簽字確認,不合格電氣設備必須整改復查合格后才能投入使用。針對不執(zhí)行定期檢查測試制度的問題,文中強調要制定定期檢查測試制度,專人負責每周對接地電阻、絕緣電阻、漏電保護器進行測試。對于技術交底不清的問題,文中提到要制定安全技術交底制度,編制詳細交底內容,并保證有書面記錄且雙方簽字。最后,對于無安全技術措施的問題,如無接地或接零系統(tǒng)、母線不涂色漆、缺少電氣保護裝置等,《臨時用電危險源識別與控制》提出了具體的防止措施,包括正確安裝電器和接線。
《臨時用電危險源識別與控制》適用于建筑施工企業(yè)、工廠以及其他需要進行臨時用電的場所。該文檔為施工現場管理人員、電工及所有涉及臨時用電操作的工作人員提供了詳細的指導。無論是大型建筑工程還是小型改造項目,只要涉及到臨時用電,都應參考此文檔以確保用電安全。它不僅幫助相關從業(yè)人員了解可能存在的用電危險,還提供了預防和控制這些危險的具體方法,從而保障施工過程中的人員生命財產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