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議施工企業危險因素辨識與風險評價》講解了在施工企業中,由于作業環境復雜、工種工序繁多以及機械設備的廣泛應用,存在多種危險和危害因素。文章強調隨著新工藝、新技術等的應用,識別這些因素變得更為關鍵。文中指出危險因素是指能導致人員傷亡或對物體造成突發損害的因素,而危害因素則指長期影響健康的有毒有害物質泄露。兩者根源在于能量意外釋放和有害物質泄露,通常由人的不安全行為、物的不安全狀態及不良作業環境引起。文章通過具體實例展示了如何進行危險因素辨識與風險評價,如隧道開挖未使用濕式鑿巖機可能引發塵矽肺病;松動巖石清理不徹底可能導致打擊事故;邊墻開挖后不及時支護易致坍塌;腳手板鋪設不當會引發高空墜落等,詳細分析了各潛在事件的風險程度、影響范圍、發生可能性及是否受控情況,并明確了責任部門。
《淺議施工企業危險因素辨識與風險評價》適用于各類施工企業,尤其是涉及復雜作業環境的企業,如隧道建設、高層建筑施工等。它為企業的安全管理團隊提供了重要的指導,幫助他們系統地識別施工過程中的各種危險因素和危害因素,評估潛在風險并采取有效控制措施。此外,該文還適合從事安全管理工作的專業人員、工程師以及一線操作工人,能夠提升他們對安全生產重要性的認識,促使他們在日常工作中更加注重安全規范,確保最低事故率和最優安全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