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害及其安全風險》講解了礦山水害的主要來源與危害。該文闡述了地下水、地表水、自然降雨及老窿水是礦山水的主要來源,這些水源可能通過多種途徑進入礦井內部引發災害。文章描述了三種主要的水害情形:采掘工作面突水,其突發性強,對人員和財產構成嚴重威脅;采掘工作面或采空區透水,由于儲水體與采空區連通,大量水體涌入可能導致淹井事故;地表水體或強降雨經由裂隙等通道進入井下,同樣會造成嚴重的淹井后果。文中列舉了導致水害的原因,包括探水工藝不合理、遇到含水地質構造、爆破或鉆孔揭露水體、地壓活動、排水設施設計與施工缺陷、供電故障、違章作業以及未能及時發現和處理突水征兆等。此外,疏水導水措施不足、防水門缺失或設計不合理、地面水體意外連通、降雨量劇增也會引發水害。最后,文章指出了水害帶來的主要安全風險,包括人員傷害如淹溺,以及財產損失如設施設備和礦藏被淹沒或侵蝕。
《水害及其安全風險》適用于煤礦、金屬礦及其他非煤礦山等地下采礦行業領域。該文檔為礦山企業管理人員、技術人員、一線工人提供重要的參考依據,幫助他們了解水害的成因和風險,從而采取有效的預防措施。對于從事礦山設計、建設和運營的企業而言,掌握這些知識有助于優化排水系統的設計與維護,避免因水害造成的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同時,相關監管部門也可依據此文檔加強監督檢查,確保礦山企業在日常生產中遵循科學合理的安全生產規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