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險辨識與風險評價的程序》講解了危險辨識與風險評價的一般流程,具體分為四個主要步驟。資料收集階段明確評價對象和范圍,搜集國內外相關法規標準、同類設備設施或工藝的生產和事故情況,并了解地理、氣象條件及社會環境狀況等信息。危險危害因素辨識與分析則基于所評價對象的具體條件,如地理氣象條件、工程建設方案、工藝流程等,深入辨識可能發生的事故類型及其原因機制。風險分級部分在前述分析基礎上劃分評價單元,選擇合適的評價方法對事故發生可能性和嚴重程度進行評估,并依據風險標準值進行風險分級,確定管理重點和應急預案制定的對象。最后一步為提出降低或控制風險的安全對策措施,根據風險評價結果采取工程技術或組織管理措施來控制高風險,建立監測措施以應對生產條件變化,同時對不可避免的風險制定防范措施。
《危險辨識與風險評價的程序》適用于各類工業生產企業,特別是涉及復雜工藝流程、高危作業環境以及使用特殊設備設施的企業。這些企業在新建、改建或擴建項目時需要進行全面的風險評估,確保安全生產。此外,該程序也適用于安全管理咨詢機構、安全評價公司等專業服務機構,在為企業提供服務過程中遵循此程序可提高評估的專業性和準確性。對于政府部門而言,理解并應用這一程序有助于加強對企業安全生產工作的監管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