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危險源(粗苯)辨識》講解了根據國家標準對焦化生產副產品粗苯是否屬于重大危險源的辨識標準和方法。該文闡述了重大危險源的概念,即長期或臨時地生產、搬運、使用或儲存危險物品且數量等于或超過臨界量的單元,并明確單元與臨界量的具體定義。文中詳細描述了重大危險源的管理要求,包括登記建檔、定期檢測評估、監測及應急預案制定等內容。此外,還介紹了重大危險源的辨識方法,依據物質危險特性及其數量,特別是爆炸性、易燃、活性化學和有毒四類物質的品名及其臨界量進行判定。對于粗苯這種復雜混合物,文章解析其主要成分如苯、甲苯、二甲苯的質量百分比及其危險特性,指出粗苯著火點低、易燃且容易產生靜電等風險。通過實例計算,具體展示了如何基于粗苯中各組分的實際含量與臨界量的比值之和來確定是否達到重大危險源的標準。最終得出結論:當粗苯貯存量超過一定數值時應確定為重大危險源,并需嚴格遵循國家規定進行安全管理。
《重大危險源(粗苯)辨識》適用于涉及焦化生產的相關企業和單位,尤其是那些處理粗苯及其主要組成物質如苯、甲苯、二甲苯的企業。這不僅涵蓋直接從事焦化生產的企業,也包括任何可能存儲或使用這些化學品的行業領域。該文檔為上述企業提供了科學依據和技術支持,幫助它們準確判斷自身是否存在重大危險源,從而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確保生產經營活動的安全性,有效預防潛在的重大事故,保障員工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公共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