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護工崗位危害因素辨識及預防》講解了支護工作業過程中存在的八大類主要安全風險及其對應預防措施。噴霧未開啟會導致煤塵積聚,增加職業病發病幾率,需確保噴霧系統正常運行并配備必要的個人防護裝備。頂板和煤壁的不穩定狀況如掉渣、竄矸、片幫等容易導致矸石傷人事故,要求作業人員密切關注煤壁與頂板狀態,必要時加密支護密度。支柱操作時手部位置不當存在擠傷風險,規定拔縮加長節時禁止將手放置于卡環和柱體間。支柱初撐力不足可能引發冒頂或片幫事故,強調支柱初撐力應滿足規程標準。地質異常區作業時,冒頂和掉塊風險較高,建議及時設置超前支護以保障安全。高壓膠管固定不牢或老化問題可能導致管子崩脫或高壓液體射出傷人,要求連接部位牢固可靠且定期檢查更換老化部件。刮板輸送機上方矸石竄出同樣存在砸傷危險,提示支護時要選擇合適站位并保持警惕。
《支護工崗位危害因素辨識及預防》適用于煤礦及其他非煤礦山企業的支護工崗位,旨在為一線工人提供詳細的安全操作指南。該文檔特別適合從事井下采掘作業的工作人員,包括但不限于礦井支護工、安檢員及相關管理人員。通過學習本文檔內容,能夠幫助相關從業人員識別潛在的工作風險,采取有效的預防措施,降低事故發生率,保障生命健康和生產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