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危險源的辨識與控制》講解了建筑工地施工現場存在的可能導致人員群死群傷、財產損失或環境破壞的重大危險源。文中指出,危險源分為兩類:一類是施工生活用危險化學品及壓力容器等固定危險源;另一類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為、機械設備的不安全狀態和不良環境條件引起的動態危險源。具體到幕墻建筑工地,根據場所不同可分為施工現場重大危險源和臨建設施重大危險源。對于施工現場,存在人的不安全行為如“三違”,以及腳手架、起重機械等分部、分項工藝過程中的潛在風險,還有高處作業、焊接切割等可能引發的安全事故。臨建設施方面,廚房與宿舍間距不合理、臨時存放易燃易爆物品防護不足、電線私拉亂接等問題同樣構成重大危險源。文中強調通過從人、料、機、工藝、環境等多個角度對危險有害因素進行動態分析識別評價,并據此采取整改措施。此外,《重大危險源的辨識與控制》還列舉了具體的危害因素,例如安全管理不到位、洞口與臨邊防護措施缺失、腳手架搭設不規范、臨時施工用電安全隱患等,并統計顯示江蘇2011年上半年高處墜落、坍塌等事故類型及其占比。
《重大危險源的辨識與控制》適用于各類建筑施工企業特別是涉及幕墻工程的企業,在項目策劃階段用于評估和規劃施工現場的安全管理措施。該文件幫助項目經理、安全工程師及相關管理人員了解并掌握施工現場及臨建設施中存在的各類重大危險源及其可能造成的危害,為制定有效的預防和應對策略提供理論依據和技術支持。同時,它也適用于現場施工人員,作為提高安全意識和操作技能的學習資料,確保所有參與者都能認識到潛在風險并采取適當措施避免事故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