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危險源監控系統建設研究》講解了我國當前安全生產基礎薄弱,尤其是煤礦和危險化學品等領域重特大事故頻發的嚴峻形勢,強調必須建立有效的重大危險源監控體系來保障公共安全。文章指出,通過構建一個現代化的信息技術平臺,可以實現對近500家涉及油庫、化工倉庫等場所的重大危險源單位進行實時監控。該系統能夠接收來自企業端的各種安全參數(如溫度、壓力、液位及有害氣體濃度)并通過寬帶網絡傳輸至中央平臺,以便及時預警并督促整改潛在的安全隱患。設計原則方面,文章提出系統應具備技術先進性、資源優化整合、注重實效、性價比高以及可持續發展等特點。此外,文中還詳細介紹了系統的組成結構,包括業務控制中心、監控中心和傳輸網絡三大部分,并闡述了企業端與平臺間的連接方式和技術手段。最后,《重大危險源監控系統建設研究》探討了具體的企業端和系統平臺設備配置,確保每個環節都能高效運作,為防范重特大事故提供堅實的技術支持。
《重大危險源監控系統建設研究》適用于全國范圍內從事或關聯危險化學品生產、儲存和運輸的企業,特別是擁有大量易燃易爆物品存儲設施的單位。對于各級政府的安全監管部門而言,這份研究提供了寶貴的參考,幫助他們制定更加科學合理的監管措施,確保轄區內重大危險源得到有效監控。同時,它也適合參與重大危險源監控系統研發、建設和維護的技術人員學習使用,以提高技術水平和服務質量。此外,任何關注安全生產、致力于減少重特大事故發生的專業人士都可以從中獲得啟發,共同促進社會的安全穩定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