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安全管理制度》講解了數據安全管理的一系列規范和措施,包括存放備份數據介質的標識和異地存放要求。該制度強調重要信息資料和數據存儲介質在存放、運輸過程中的安全保密管理,確保物理安全。文檔規定非應用性業務數據使用及存放設備或介質的調撥、轉讓、廢棄或銷毀需逐級審批,以保障數據完整性和安全性。對于數據恢復,明確指出恢復前要對原環境數據進行備份,并且恢復過程中需要技術支持,恢復后須驗證確認完整性與可用性。同時,文檔明確了數據清理前必須先備份并定期保存歷次清理前的數據,保證隨時可使用,且操作避開業務高峰期。針對長期保存的數據,提出應制定轉存方案并在有效期內轉存,確保查詢使用的便利性。當外部技術人員維修時,內部技術人員全程監督,并對送外維修設備的信息備份刪除進行登記,修復后的設備需驗收和病毒檢測。管理部門對報廢設備中程序、數據資料備份清除,妥善處理無用資料和介質以防泄密。運行維護部門設立專人負責計算機病毒防范工作,建立病毒防治管理制度,經常檢查及時清除病毒,禁止營業用計算機私自安裝軟件或使用不明來源載體。
《數據安全管理制度》適用于各類涉及信息技術服務的企業和機構,尤其是那些依賴信息系統開展核心業務的單位。它為銀行、證券、保險等金融行業,電信、互聯網等信息服務提供商,以及制造業、物流業等行業提供了重要的指導。這些行業的數據資產價值高,一旦發生泄露或丟失將造成巨大損失,因此嚴格遵循本制度能夠有效提升企業數據管理水平,保障信息安全,增強企業在市場競爭中的信譽度和穩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