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水頭水電廠機組冷卻水凈化方法》講解了青溪水電廠作為一座436MW的低水頭徑流式電廠,在面對因工業快速發展導致的河道水質污染問題時,所遇到的冷卻用水困難及其解決方案。文章指出,該類型電廠由于不能蓄水,其特性決定了對水質和水量的高要求。文中提到,由于河面存在大量白色污染物、塑料器具以及山上的樹枝爛木等雜質,加上機組進水口攔污柵與水面之間的落差較大,導致濾水器頻繁堵塞,使得機組冷卻水量不足,水壓下降,并引發機組軸承溫度過高而跳閘的事故。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文章分析了四方面的原因:機組進水口缺乏攔污裝置、渦殼取水口防污罩設計不合理、濾水器設計不理想以及冷卻水下游排水口缺少防污罩。針對上述問題,文章詳細介紹了改進措施,包括在進水口增設長距離攔污柵并結合清污機處理雜物、重新安裝面積大網孔小的攔污柵以有效阻擋更多雜物、更新改造濾水器實現自動清洗功能確保穩定供水、以及在排至下游的冷卻水管口加裝機械防污罩保證排水暢通。通過這四個方面的綜合改造,成功解決了冷卻水凈化的問題,顯著減少了機組因冷卻水問題導致的停運事故。
《低水頭水電廠機組冷卻水凈化方法》適用于低水頭徑流式水電站的技術人員及管理人員。對于那些處于河流中下游地區,面臨相似工業污染影響和自然環境挑戰的水電廠來說,本文提供的經驗尤為寶貴。它不僅為這些電站提供了一個有效的解決方案框架,還能夠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和應對因水質變化帶來的潛在風險。此外,該文也適用于參與水電項目規劃和設計的工程師們,使他們在設計初期就能充分考慮到如何預防和解決類似問題,從而提高整個系統的可靠性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