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機械傷害的十二條鐵律》講解了機械傷害事故產生的原因及預防措施。機械傷害事故產生主要有三大原因:人的不安全行為、機械的不安全狀態和環境因素。人員的操作失誤與誤入危險區域是造成事故的主要人為因素;機械設備的安全防護設施不完善,缺乏必要的安全衛生設施,以及非本質安全型設備的設計缺陷,都是機械不安全狀態的表現;不良操作環境如作業區雜亂無章、通道不暢等也會引發事故。為預防此類事故,《預防機械傷害的十二條鐵律》提出了配備本質安全型機械設備、加強管理和創造良好工作環境的要求,并具體化為“四必有、四不修、四停用”的十二條鐵律。“四必有”確保所有存在潛在風險的部位都設有相應的防護裝置,例如轉動軸必須配有防護套,傳動輪需安裝防護罩,高處平臺要有護欄,孔洞要加蓋。“四不修”強調在帶電、帶壓、高溫過冷或沒有專用工具的情況下不得進行維修。“四停用”則規定了當設備缺少聯鎖防護、接地漏電保護、崗前培訓或安全操作規程時必須停止使用。
《預防機械傷害的十二條鐵律》適用于各類涉及機械設備操作的企業和工廠,特別是那些使用大型、復雜或具有潛在危險性的機械設備的單位。這包括但不限于制造業、加工業、建筑業等行業領域。它為設備操作員、技術人員、管理人員提供了明確的行為指南,幫助他們識別和避免可能導致機械傷害的風險因素。通過遵循這些規則,可以有效減少因機械設備導致的工傷事故,保障員工的生命健康安全,提高企業的安全生產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