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塵工危險源辨識》講解了防塵工作流程中的關鍵環節,包括材料和工具準備、作業場所安全檢查以及具體操作步驟如安裝水管、水幕、噴霧和隔爆水槽等。文中指出,在裝運水管過程中,如果水管沒有捆綁牢靠或從架子車上卸水管時兩人不同時進行且不同側站立,將存在安全隱患。抬管子時若兩人未將管子放在同一側肩膀上,未做到同起同放同樣構成風險。此外,水管、水幕、噴霧、隔爆水槽的缺失或安裝不及時,以及防塵設施維護不到位均為潛在危險源。為確保安全,必須采取相應預控措施,例如確保水管捆綁牢固,兩人同步卸水管并站在同一側,及時安裝相關設施,并對防塵設施定期維護。在作業標準方面,《防塵工危險源辨識》明確了礦井運輸巷、皮帶巷、采掘工作面及其他回風巷必須安裝防塵供水管路;皮帶巷每隔50米設置三通閥門,其他巷道每100米設一個三通閥門;采煤及掘進工作面需安裝風流凈化水幕,并詳細規定了其位置與覆蓋范圍;各轉載點應安裝噴霧裝置,保證噴霧效果良好;明確規定了隔爆水槽的安裝要求,包括水量、掛鉤布置方式等細節;每月沖洗主要進回風井、巷,對產塵大的地點每周沖洗一次,避免沖洗電氣設備以防觸電。
《防塵工危險源辨識》適用于煤礦行業,特別是從事礦井防塵工作的人員。它不僅為防塵工提供了詳細的作業指導,還幫助他們識別和預防工作中可能出現的各種危險源。該文檔對于保障礦井內部空氣質量和工人健康具有重要意義,適用于所有涉及礦井防塵工作的管理人員、技術人員以及一線操作人員。通過遵循文件中的規定,可以有效降低因操作不當引發的安全事故風險,提高整個礦井作業的安全性和效率。